宝宝发热易让家长慌神,这份简化指南提炼核心要点,帮你快速掌握科学应对方法。
一、先搞懂:宝宝多少度算发热?
不同部位标准(以下数据仅供参考):
腋下:正常 36.0-37.2℃,超 37.5℃算发热;
额温 / 耳温:超 38.0℃需用腋下 / 肛温复核,复核超 37.5℃算发热;
肛温:正常 36.5-37.7℃,超 38.0℃算发热。
注意:宝宝哭闹、吃奶后或包裹过厚,体温可能暂时升高,平静 15-20 分钟后再测。
二、选对工具:怎么准确测体温?
1. 体温计选择
0-3 个月:选电子体温计(测肛温),探头涂凡士林,插入肛门 1.5-2cm,等蜂鸣;
3 个月以上:电子体温计(测腋下)或红外耳温计,腋下测时需夹紧 5-10 分钟,耳温计要清洁探头、换耳套;
忌用水银体温计,防汞中毒。
2. 测量时间与频率
最佳时间:上午 10 点、下午 3 点(接近平均体温);
频率:
低热(37.5-38.4℃)且精神好:每 4-6 小时 1 次;
中高热(≥38.5℃)或精神差:每 2-3 小时 1 次;
服退热药后:1-2 小时后测,看效果。
三、正确护理:发热了该怎么做?
1. 别 “捂汗”!
宝宝体温调节差,“捂汗” 易致高热、脱水,甚至危及生命。正确做法:
室温 24-26℃,穿宽松纯棉衣;
手脚凉可裹手脚,手脚热则少穿,自然散热。
2. 物理降温辅助
补水分:6 个月以下多喂奶,6 个月以上少量多次喂温水;
温水擦浴:32-34℃温水擦额头、颈、腋窝、腹股沟等,10-15 分钟 / 次,忌酒精擦浴;
少活动:让宝宝多休息,减少产热。
四、及时就医:这些情况别耽误!
1. 就医 “红线”
0-3 个月:体温超 38.0℃,立即就医;
3 个月 - 3 岁:体温超 39.0℃且服药后 1-2 小时不退、发热超 3 天、伴抽搐 / 呼吸困难 / 剧烈呕吐 / 拒食 / 精神差,需就医;
3 岁以上:发热超 5 天或伴上述严重症状,就医。
2. 就医前准备
记体温:近 1-2 天的测量时间、数值及伴随症状;
说用药:告知医生退热药名称、剂量、时间及反应;
带资料:疫苗本、既往病历;
备用品:尿不湿、奶粉、换洗衣物。
宝宝发热是常见情况,掌握这些要点,从容应对不焦虑。有疑问可关注官网或咨询儿科医生。